胡塞武装扩大攻击范围,一天之内在三个海域袭击艘船

在当前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一种新型的战略对抗方式逐渐浮出水面。

这种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冲突,而是涵盖了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非军事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可达到传统武力难以实现的目标。

具体效果在胡塞武装身上就能看出来。

(图解:胡塞武装在红海、地中海、阿拉伯海袭击6艘货轮)

最近,胡塞武装的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宣布,该组织采用了导弹和无人机等多种手段,对经由红海、阿拉伯海和地中海航行的六艘货轮发起攻击。

萨雷亚虽未透露具体的袭击时间,但强调这些攻击针对性极强——因为这些货船此前均曾停靠过以色列港口。

这一系列行为再次验证了,在现代冲突中,传统的国家边界和战场已经逐渐模糊,而经济利益和战略通道越来越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从上述新闻中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关键词:

红海炸了、地中海炸了、阿拉伯海也炸了。

这说明,胡塞武装的打击范围和封锁以色列经济通道的范围,都发生进一步扩大,凸显出对以色列的强烈封锁意图。

实际上,胡塞武装扩大攻击范围,一天之内在三个海域袭击艘船早在5月初,该组织便公开对美国及其盟友“划红线”,宣称将扩大其军事打击范围,目标直指与以色列有交易往来的各国商船。这些商船,无论国籍、目的地如何,只要途经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及地中海等关键水域,均可能成为胡塞武装的攻击对象。

此声明无疑是在区域乃至全球航运安全上投下了一颗震撼弹,从此宣告西方护航失败!

(图解:胡塞武装之所以将行动范围扩大,旨在向美国展示实力)

有分析称,胡塞武装此举,采取的主要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战术和舆论战术,以最大程度地向对方释放威慑力,同时展示其能力和决心。

然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胡塞武装过去曾成功利用无人机和导弹对红海区域的目标发动攻击,但也门与地中海之间的距离最近也要有1800公里,期间还需要穿越埃及或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这些都将给胡塞武装的行动造成阻碍。

其实,胡塞武装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但其既然这么做了,背后必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通过对以色列经济通道的攻击,胡塞武装可以向以色列及其盟友施加更大压力,特别是分散以色列可能对拉法进行的军事行动力度;其次,胡塞武装也在向美国展示其实力和决心,试图在红海区域与美军争夺更大的话语权。

简言之,胡塞武装看似针对与以色列挂钩的船只,实际上是在向美国“喊话”。

(图解:国际刑事法院调查对内塔尼亚胡等官员发出逮捕令后,美国护短)

那么,以色列怎么看待上述事件?其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尽管胡塞武装的挑衅行为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但以色列依旧底气十足。

很简单,以色列在美国中东战略布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来,两国之间长期维持着战略伙伴关系,二来美国需要通过以色列之手,来更好地控制中东地区和该地区能源资源;况且,以色列带来的战略优势远超局部冲突带来的挑战。

基于上述考量,美国只能在以色列问题上全力支持和护航。

且不论美国还有没有别的目的,反正从新闻上看的确如此。

当国际刑事法院寻求对以色列加沙之战进行调查,并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其国防部长发出逮捕令时,以色列方面的反应可以说是强硬而直接。外长卡茨公开谴责国际刑事法院将以色列的高级官员与哈马斯恐怖分子并列。

而美国表现得似乎比内塔尼亚胡还要慌张,公开护短。直接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人员发布所谓的“威胁书”,试图迫使其中止对以色列的调查和逮捕行为。

拜登的声明中提到,“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博弈中,法律和道德常常被政治利益所左右。而美国对以色列无条件的支持,也凸显了美国在国际法面前的双重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邯玥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